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在隧道的盡頭,遇見自己 !

2022.09.11打開心門,遇見自己心得

文/林珮雯

一出雪隧看見左手邊的龜山島,就知道我在宜蘭了。

冒著颱風雨,在中秋連假最後一天搭車去宜蘭,只因報名了「打開心門,遇見自己」課程,心想一定要到。搭著巴士抵達,在門口迎接我的是一身雨水的緬梔花。

下著雨的蘭陽分院很安靜,有學員利用這段時間打坐,我則思緒紛亂,說不清那個非來不可的理由,只知心裡有一股悶氣。不久,分組入座,一連串的化學變化就此開始。

這是我第一次到蘭陽分院參加實體活動,一整天下來,最難忘的莫過於「轉換價值觀」這件事。那是一個抽卡片的遊戲,把各式各樣的價值觀寫在卡片上,第一輪先抽四張,接著再依個人決定是否換掉手上的價值觀。

還記得我第一輪抽到的是「有意義、有歸屬感、要有知己的夥伴、勇氣」。真是心有靈犀!就是因為這些價值觀沒獲得滿足,我才會一氣之下報名且風雨無阻出現在這裡呀!這些是核心價值不可能換啦!當我準備提早結束這回合,沒想到出現「信任」,更沒想到我竟然把「有意義」丟出去,還按照遊戲規則大聲說:「我的人生不需要有意義!」雖然心裡瞬間輕鬆許多,但一邊講一邊不安:我在大殿講這種話,要是以後的日子真的都沒意義了怎麼辦?最後,第一輪抽到的價值觀我全換了,拿在手上的是「信任、智慧、赤子之心、自我覺察」。

想過有意義的人生,卻不知何謂「意義」;希望有「歸屬感」,環境卻這麼疏離;有心和對方合作,對方根本不把我當「夥伴」遑論「知己」;遇到進退兩難的情況,沒有做決定的「勇氣」,去留不由自主。我把第一輪抽到的價值觀視為無可取代,但這些價值觀能否實現,大多取決於他人的反應。我崇尚的價值觀已帶來無止盡的煩惱,卻繼續被我奉為圭臬,為什麼不肯放手呢?

轉換後的價值觀則讓我看到更開闊、有深度的世界:懂得「信任」,人人都是夥伴、知己;有「智慧」,一切水到渠成,未必得靠勇氣;保持「赤子之心」,到哪裡都自在,何必強求歸屬感;善於「自我覺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生活自然有意義。真是意想不到的結果!原來,不要捨不得轉念、捨不得變,尤其已經發現此路不通,更應該給自己一次轉彎的機會。

法師用圖片帶領大家練習辨識「感覺」跟「想法」的環節,也讓我印象深刻。
法師請大家想像一下:「感覺」跟「想法」是你的兩個孩子,你每次都只照顧其中一個,久而久之,另一個會怎麼樣?

我心想:心裡會不平衡吧!但感覺跟想法難道是兩件事嗎?

直到我用某個生活情境練習,才發現「我覺得對方做法合理,但我還是非常不滿。」怎麼這麼矛盾?不就是因為我將想法當成感覺嗎?真正的感覺沒有妥善處理,所以不會消失,導致我不但經常想起同一件事,而且每次想起都更加不滿,卻又找不到原因。這種衝突感日積月累,隨時會爆發導致更大的問題。所以,區分感覺、想法,怎麼會沒有必要呢?

法師提醒大家:是不是說出來的每一句「我覺得」其實都是「我認為」?

很有可能啊!「我認為」看起來比「我覺得」更篤定、更理智,為了取信於人,講話時很習慣用想法取代感覺;又不懂得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所以長期混淆兩者,只知道哪裡怪怪的又說不上來,心裡很不痛快。這種情況下,找他人抱怨容易節外生枝,找當事人談經常只是浪費時間,或許應該改變方法,從覺察「自己的感覺」開始,傾聽「感覺」想說什麼,讓「感覺」也能跟「想法」一樣,無障礙地健全成長。

對我而言,這次的課程有兩個教室:一個是大殿,另一個是齋堂。

感恩蘭陽分院為我們準備午齋,當我走進齋堂,看見久違的大缽碗、筷子已放在桌上,發覺這次午齋是比照過堂辦理,霎時百感交集:過堂有很多前置作業,需要很多人手,這些人是誰呢?我突然感受到有一群素昧平生的人默默在幫我遇見自己──眼前滿滿的大缽碗引發我無數念頭,這些念頭都是我自己產生的,找誰去呢?我不是想遇到跟我一樣的人嗎?那個人只能是我本人。

午齋前,法師叮嚀大家注意寺院用齋禮儀,但當我使用吃飯禪時,卻眼睜睜看著上行堂拿著一盆盆佳餚緩步走過,甚至連盛名在外的白飯也走過去了,又不知何時再相逢,忍不住感到惋惜。其實這才前三口,我碗裡還有滿滿的菜,為什麼這麼貪心呢?所幸我沒有放棄吃飯禪,還是完成了「吃飯前三口要細嚼慢嚥」的承諾,同時也從湯鍋的動線感受到法師對行堂義工的護念,忍不住反省:我在日常生活中可曾這樣護念別人?

活動結束後,我很幸運遇到某位準備開車回家的義工師姐,他自告奮勇載我到車站,在車上暢談他在蘭陽分院學習佛法的心得:晚課、讀書會、法會,如數家珍,然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份對三寶的感恩之心。

宜蘭是很多人心靈的原鄉,感恩蘭陽分院,我從黑暗中走來,隧道的盡頭就是光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