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打開心門~梳理內在

2023.02.05 打開心門遇見自己 心得

文/吳玉婷
● 報名時的心境
過去看過一些與心靈相關的書籍抑或是過去學校中輔導課相關的課程,通常後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空虛感,這個空虛感的來源是反而更加地更不認識自己;另一種是滿滿的精力,這個精力感來自於受到過程中的鼓舞,然而日後這份鼓舞也隨著時間輝之而去,什麼也沒留下。然而此次活動給予我的感受,與過去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價值觀的卡牌遊戲
得知要玩卡牌遊戲的當下,內心告訴自己忘掉過去的種種經驗,專注體驗這場活動要帶給我的訊息,稍稍放下自己的焦慮,試著面對自己。(雖說在不熟識的人面前要闡述自己的想法總會感到彆扭。)
首先,透過法師的引導,開啟了「選擇」的遊戲,起初拿到的卡牌是「自我成長」、「多才多藝」、「有影響力」、「有道德感」,看著手上的四張牌內心浮出的是「這些是我在意的,同時也是帶給我焦慮的。」
接著,翻牌並「選擇」手上既有的四張及翻出的牌之間的去留,每次手中只能留下四張,當要丟出不要的牌時,需開口說出「 我的人生不需要___ 」,當下有些緊張,擔心自己一時半刻無法做出選擇,更不用說還要透過聲音說出「 我的人生不需要___ 」這句話。在遊戲輪動的過程裡,比想像中的順利許多,搭配「 我的人生不需要___ 」這句話,當下獲得的是輕鬆的感受,最後手中的卡牌是「豁達」、「自信」、「自我成長」、「愛好自然」。
在做判斷的過程裡,當下我的判斷方式為「因為缺乏而影響我的」及「我現在擁有,且能夠給我力量的」,四張牌的關係則是,以「自我成長」和「愛好大自然」為基礎,上層為「自信」,最上層是「豁達」,當下我的解說是,我希望能保持「自我成長」,外在的技能外也希望向「自然」學習,自然總是可以給我許多的能量,這些學習最終我相信隨著時間的積累,我會更加有「自信」,最後邁向我所嚮往的「豁達」。
● 在寫這篇心得時,有兩件事不禁思考了一下
1. 對於「豁達」及「自信」的定義是什麼?受到法師的提點,進一步思考為何這兩件事對我來說如此重要?我其實是模糊的
a. 自信:常常會被說沒有自信,但自信是什麼?透過字的定義查找之後,發現原來自信是,接受一切的自己並相信自己。明白後,好像容易些了。
b. 豁達:常常覺得自己容易受外界影響,過於固執,那豁達的定義又是什麼?
豁達是:豁達指心胸開闊,性格開朗,能容人容事。豁達是一種大度和寬容,豁達是一種品格和美德,豁達是一種樂觀的豪爽,豁達是一種博大的胸懷、灑脫的態度,也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之一。
原來豁達是,大度及寬容待事,這樣的境界也是需要練習的,和自信相比好像又更加困難。
2. 對於價值觀卡牌「挑選標準」的思考
我沒選中的卡牌,讓我印象深刻的有「歸屬感」、「親情」、「自由」、「知足」、「善良」等卡牌,這些卡牌在我的價值排序裡都很重要,但為何我對他們沒有執著感 「一定要選進來呢?」 「沒選進來又代表著什麼?」甚至我拋棄掉的卡牌又代表著什麼?
這不禁讓我思考,是我已經有了?不過我可以很堅定的說,這些不會是等於「我不在意的」那這「挑選」的之間又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在我心中這些事情在我心中會產生價值之間的排序?面對拋棄的卡牌時,內心甚至有一個鬆一口氣的感受。
「挑選」的過程像是釐清當下自我的梳理,在這段過程中我產生出兩種思考狀態,然而這兩種的源頭都是「現階段影響著我」的狀態:
1. 現況缺乏的,「認為」自己做不到或尚未做到的事,如:自信、豁達
2. 現況擁有的,並分成「正面影響」及「負面影響」,如:正面的 愛好自然、自我成長,負面的 多才多藝 及 有道德感
而已經擁有並且是處在舒服的狀態的,我則不會挑選進來,如歸屬感、親情、自由、知足、善良
原來一切都是狀態的梳理,並非是透過挑選來做自我價值觀「好」與「壞」的判斷,現階段的我很在意「經驗」及「成長」。這在我這樣的年紀是必然的,必然的點在於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透過自我專業為世界貢獻心力並有足夠的資本好好地體驗生活,而在這兩者的累積下慢慢地練習如何肯定及鼓勵自己,交織出「自信」,當建立起自信後,看世界的眼光會更加彈性而更加「豁達」。
意識、面對、處理、放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無常的這件事
這場活動相較前面的「選擇」更加痛苦,原因是我們要「面對未知的失去」甚至在面對未知時,腦中不免會有許多「負面的念頭」如:若我最愛的被剝奪了怎麼辦?如果我拿走了他人的最愛怎麼辦?我贏的話,若不給予是否是件糟糕的事?…等,諸如此類的想法在我腦袋一閃而過。因此既捨不得給,也不好意思拿,但現實的人生總是「無常」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害怕被剝奪和拿走他人卡牌的心境是一體兩面,這源頭來自於「執著」,從他人分享中理解執著並不羞愧。然而為何我們會有這樣的執著呢?原因是我們只看見「失去」及「得到」表面之意,而這些都是「念頭」,念頭會影響著我們的情緒,進而控制我們的「選擇」。
在過程中讓我深刻的分享:「給完手中的牌,反而感到輕鬆」、「給予後並非『失去』甚至獲得的是『自由』」
這不禁讓我在活動後詢問了朋友,那會不會最後「什麼都沒有?」朋友說,你不會什麼都沒有。我想,面對對失,我還需有更多的學習及體會,一時半刻有些難懂。不過透過這場活動,自己對於得失好像沒這麼害怕了。
當我相信自己已經擁有時,亦或者我從根本的相信,自己不仰賴外物即可靠自我擁有時,外在條件的得失已不在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人生只有十分鐘
下半場活動中,法師透過小短片帶領我們思考,究竟我們手上的人生清單究竟是從何而來的?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適合自己的人生清單,這些其實是過去的自己從未深入思考過的。有些想達成的事情,也值得我好好深入思考及探索,像是:想要有自己的房子、找到自身的「火花(願力)」、穩定且有價值的工作、開拓視野體驗不同文化等,都是現階段的自己想達成的人生清單。
法師分享:「條件是會變動的,只要依靠條件而有的事物,就會隨條件變化而跟著改變。也就是「因、果、緣」之間的關係。那麼,有沒有可能不建立在條件上,就能夠自己(內在)創造的可能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佳句節錄
1. 我們有很多的答案,但卻不知道問題在哪
2. 生命是有限的
3. 每個人都不需要被排序,都有著自己的滋味。(轉念:其實被排序也無仿,我們只要明白排序的依據及劃清界線即可。)
4. 我們生而不同,能控制的條件也有限,人生無常,每一份價值觀都好。
5. 感受到自己對於價值觀握住的力道,反過來看是否也是我加註在他人的力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動體驗
整體感受上是舒服的,非常感謝法師、工作人員、師兄師姐們,但因為第一次難免感到陌生,場地舒適,下半場的活動在思考上較需多一點的時間消化,在十分鐘的短片裡,可以感受到蒼蠅的汲汲營營,然而套用在我的身上時,會反而會有點無所適從,會不太明白在沒有框架(Check List)的狀態下,我該如何面對我的人生及要做的事情,因此現在仍然持續地向前走,保持學習及反思,然而不一樣的是會謹記法師提及的,減少對條件的依賴來練習自己內心的一切。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