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601蘭陽福田班第4次課程- 萬行菩薩在人間 課後報導

10601蘭陽福田班第四次課程-萬行菩薩在人間 課後報導 文/廖素華

晨起還懸念著連日豪雨肆虐,出門時天空僅飄著霏霏細雨,一時滿心感恩,感恩諸佛菩薩、龍天護法,賜予如此殊勝因緣,可以安心順利領受蘭陽福田班第四次課程了!

課程準時開始,主持人驗收學員默誦四眾佛子共勉語,不須任何提示,學員們宏亮齊誦的琅琅音聲,霎時莊嚴了整個道場。班級時間,班長佈達重要訊息後,還解答了大家心中小小的疑惑~課桌上每個人面前都擺放著一本人生雜誌(五月2017),原來是有不願張揚名姓的菩薩發心供養大家,並推薦閱讀雜誌好文:「蘇恭燕用佛法轉念 揹債苦日子也回甘」,這是蘇恭燕師姐的生命故事分享,只要有佛法,苦日子也能回甘。大家歡喜領受。

大堂分享時間,學員們的討論十分熱絡、欲罷不能。徵求心得分享時,由第10組盧景菩薩拔得頭籌,分享心靈環保的實踐經驗。娓娓道來10年前罹癌時有師姐接引,擔任法鼓山香積組義工,來蘭陽精舍晚課共修,接著又引導來福田班上課,幾年前先生與女兒相繼過世,因為內心有佛菩薩,勇敢的站起來,做義工、到處學習,現在也是街頭藝人,教人做吸管編織和摺紙,身體心靈健康是菩薩的保佑。第5組林藝憲小菩薩接著分享,自己是學校的數學小老師,除了熱心教導同學,還體會非洲孩童捱餓的不幸,自覺是幸福的小孩,應該知福惜福。果然學佛的孩子不一樣,雖是小五學童,卻懂得知福惜福行善,太令人敬佩了!最後由第8組徐玉枝菩薩分享學佛的體驗,學佛讓人更堅定面對困境,先生車禍受傷後,感知無論順境逆境都是恩人。希望學佛以後可以對人慈悲一點,知足常樂珍惜擁有,希望能夠有機會積極種福。

代理班導師果明法師看到學員踴躍發言,十分歡喜表示:可以多給學員分享機會。法師鼓勵大家多帶小跟班(家中晚輩)來親近精舍這個桃花源,能讓心境安頓,感覺清涼。能來參加課程更可精進。真正學習佛法要入行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佛法真正好,生命中的苦難因之改觀改善,祝福大家深入三寶。

「法鼓山的共識」由常峪法師精闢講解,細數緣起及共識對團體的重要性。1989年法鼓山成立,信眾來自十方,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聖嚴師父提出法鼓山的共識。共識不是口號,而是努力的目標及方向。沒有共識就會各自為政、一盤散沙。在常峪法師條分縷析、邏輯周延的解說後,清楚明白法鼓山的共識,是師父言簡意賅提點弟子:以理念為核心,懷抱無私態度,秉持正確原則,運用適切方法,實踐法鼓山教育和關懷的目的與任務,利益自己利益他人。法師最後以聖嚴師父法語作為課程結語:因應嶄新世紀,以教育和關懷提昇人品,以慈悲和智慧實現人間淨土。

課間休息,學員們享用可口點心,同時彼此關懷、交換心得,精神格外滋潤。

「法鼓山的禪修教學」由果明法師深入淺出說明:身心有待放鬆,為求身心安定,禪修是方法,然需有正知見為基礎。學習佛法在於轉念,煩惱即是菩提,轉念煩惱自然消滅。這就是正知見。禪修的功能可促進健康(身)與情緒穩定(心),在生活當中提高專注力、改善生活品質、提升效率、開發智慧等。禪修基本兩大要領是放鬆及專注,專注就是活在當下,如果太放鬆就會睡著,念頭紛紛起落,心就會散亂。果明法師還介紹了禪修的型態、禪坐的姿勢種類以及法鼓山禪修學習地圖,並鼓勵學員要把握禪修因緣。

享用豐盛午齋後稍事休息,身心兩安。午後昏沉漸至,幸有秋燕師姐帶來手指謠教唱,歡笑中醒腦提神,還習得師姐的體悟:重複為學習之母,行動為成功之父。

「心六倫」由張育嘉菩薩簡明扼要闡述:生命的人際脈絡猶如因陀羅網,多重角色相互影響、無法脫離,如何快樂面對各種關係?因論心六倫的特色,較諸古五倫有時代性且環環相扣;心六倫的核心價值要從自心做起,從自己出發,各盡其責、各守其分、彼此尊重、互相關心。心五四是落實心六倫的方法。育嘉菩薩接著一一闡釋心六倫的內涵,結語以「從自心做起,小小的好可以成就大大的好,讓生命網絡光亮起來」與學員共勉。

常峪法師耐心引領學員認識佛曲─菩薩行。歌詞緣起1990年聖嚴師父在美國對於僧團法師的叮嚀書信,體現了師父深深的提示與期許。歌詞結構嚴謹,分為緒論、正論及結論。首先明言成佛的過程即發菩提心,次論菩提心的利他精神及以萬行為著力的修行方法,終論勸發菩提心,種下成佛圓滿功德。聽完解說,再聆賞佛曲─菩薩行,除了旋律迴腸盪氣外,彷彿也看見了師父殷殷叮囑的身影。

生命故事分享的是張育嘉菩薩學佛的心路歷程。平靜的口吻敘說著生命中幾經波折的不平靜。學佛讓他在艱險逆境中轉念安忍,體察到學佛不是讓我們無災無難,而是讓我們更有智慧、方法面對苦難。就在生命頓挫下開啟了義工之路,承擔起辦理福田班的挑戰,從做中學、學中做。做義工時廣結善緣,練習柔軟心。

最後用果東方丈正面八望相勉:「人難免有期望,但要節制欲望。千萬不要奢望,未來要有展望。永遠不要失望,心更不要絕望。堅定永抱願望,才能充滿希望。」

學員藉由熱烈討論回顧課程、分享感言。第11組葉姿琳菩薩,與同修救度蝌蚪,分享「若眾生離苦,自苦即安樂」的體會,慷慨陳言:認真體驗、實踐與分享,一定要相信我們會成佛。第4組李威震菩薩分享削蘋果的體悟─每天提早20分起床削蘋果,持恆不易,終於明白家事的辛苦,因能體諒而促進家庭和樂。此即「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的啟發。接著,班長表達關懷勉勵:禪修主要是練習讓心不受環境影響,方法就是要不斷練習,5分鐘10分鐘都可以,不可以在床上打坐,可以坐在椅子上,先用自然呼吸,再來用法師教的方法,紀錄我們心的變化,不要小看5分鐘。

課程尾聲,果明法師對學員耳提面命:福田班點點滴滴的學習,增長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內心,要從事相上漸漸看到內心,迷與悟的差別,其實就是自我中心,佛法甚深希望大家可以挖到甚深的寶,從事相上慢慢挖寶,漸漸進入佛門,慢慢不以自身利益為考量,慢慢讓心胸開闊,生命光輝要自己開創,祝福大家每個月要回來上課,大家回來精舍共修。

期待下堂課再入寶山!

TOP